当一声清脆的发令枪响划破高淳清晨的天空,数以万计的跑者将如潮水般涌出起点,开启一场属于勇气与毅力的征程。最先响起的枪声,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12位鸣枪代表中,有10位是在高淳这片土地上,于各自人生赛道上默默奔跑、闪闪发光的普通人。他们是谁?他们,是高淳精神真正的“领跑者”。
南京良庄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明龙,科技创业新农人,成立高淳区农产品协会,帮助乡亲开网店,让区域公用品牌“固城湖螃蟹”叫响全国。跑出了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度。
南京德文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缪晓峰,在医疗高端制造业前沿奋力拼搏的实干家,也是一位“新高淳人”。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专注于肿瘤微创治疗领域,凭借一根消融针,充分展现了“高淳智造”的强大实力。
从花艺师变成“颜植”主播的孔霄鹏,盘活村里闲置资源、带动村民就业,把事业做到了“家门口”。成为返乡创业“新农人”,也是乡村振兴最生动的脚注。
青年创业协会会长卞海波,他成功转型并发起了“新农人培育计划”,吸引了60余名青年学子返乡创业,为高淳的乡村带回了青春的活力。
马拉松,是一场与时间的对话;而文化传承,亦然。邢志鹏作为木雕非遗传承人,十年如一日,一刀一凿中复活传统技艺。开创了“彩木影雕”并获得国家专利。他让高淳的文化,在手艺的“长跑”中历久弥新。
陈春燕,一位从上海来到高淳的“新高淳人”,她把青春献给“残疾人之家”。她让每一个弱势生命都被看见。
扎根乡村教育12年的彭青美用爱与知识,陪伴着一批又一批孩子奔跑在成长的道路上,她培养的不只是学生,更是高淳的未来。教育,是一场静待花开的马拉松。
高淳的未来,在青年手中。张庭豪身为00后,他已在全国大赛中摘金夺银。他代表着高淳年轻一代的活力、智慧与无限潜力,是高淳奔向未来的缩影。
神经外科护士甘莎莎,她始终践行南丁格尔精神,曾紧急抢救成功心跳骤停患者,悉心照料孤寡聋哑老人。以专业与爱心,全心全意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这一次,她为生命护航,也为奔跑启程。
高淳蓝天救援队队长孔谡,和队友完成30多次公益救援。
他们总在别人最需要时“奔向第一线”。这一次,他站在起跑线前,为所有人的安全“鸣枪”。
为什么是他们?
因为高淳马拉松,从来不止于42.195公里的竞赛。是一场关于坚持、创新、传承与奉献的城市精神的集体亮相。
这十位鸣枪人,他们或许不曾奔跑在专业的赛道上,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是自己人生赛道上的顶尖“跑者”。不停步、不放弃、不怕远。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坚持,跑出了产业的振兴、科技的突破、文化的延续和城市的温度。他们的故事,与马拉松精神同频共振——每一步都算数,坚持终将抵达。
这一次,高淳马拉松不为竞技,而为致敬——
致敬每一个在人生赛道上奔跑的高淳人。(通讯员 丁可儿)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