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队在2019阿联酋亚洲杯和2023卡塔尔亚洲杯上都成为平均年龄最大的队伍之一,青黄不接的情况相当严重。这首先源自中超各队的平均年龄偏大,毕竟国家队主教练选拔国脚时,要求球员能够在中超联赛中打上比赛,以保证他们的身体状态和竞技状态。因此,多年来,“中国国家队需要年轻化”的呼声从未停止。但中超各队受各种因素影响,不敢起用年轻球员,使得国家队年轻化只能成为一句苍白的口号。
然而,在去年世预赛36强赛以及18强赛中,主教练伊万科维奇不得不实施年轻化,召入大量年轻球员。谁也没想到,年轻化的中国国家队重新让人看到了希望。这也刺激了中超各队开始重视年轻球员的培养。更重要的是,2005后作为中国足球全新的希望一代,球员本身的质量、技术水准和个人能力较以往几代球员有了很大改变。
像2005国青队虽然最终未能在U20亚洲杯上实现突破、重返世青赛,但通过比赛,社会各界已经看到了这一代球员的潜质。而去年10月的2008年龄段U17国少队同样在U17亚洲杯预选赛上让中国球迷见识到了新生代的潜能。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潜力和基础,步入2025赛季之后,整个中超联赛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像2005年龄段未能入选U20国青队征战亚洲杯的杨皓宇,新赛季初连续在上海申花获得首发登场的机会;U20国青队的主力中锋刘诚宇同样在申花获得首发机会;而2008年龄段国少队的主力中锋魏祥鑫则是在梅州客家替补登场,成为第一位亮相中超的现役国少队员。同样,被认为是2008年龄段国少队绝对核心的艾比布拉也进入到成都蓉城的替补席上,另一位2005后小将李漠雨则连续获得替补登场的机会。当然,更不用说被认为是新一代中代表性球员王钰栋在浙江队进入首发了。
所有这些,似乎都预示着:2005后开始全面崭露头角了。中国国家队在短期内寄希望于年轻球员的爆发并不现实,2005年龄段以前的队员,其自身的上限肉眼可见,提升的难度非常大。2005年龄段的队员虽然冒出个王钰栋,但更多的队员实际上都没有太多的中超经验。尤其是中国国家队原本薄弱的中场中路,2005年龄段的国青两大主力陈泽仕和依木兰似乎看不到短期内能够在中超打上比赛的可能性。
曾经1995年龄段的铁腰陈哲超、1997年龄段的新星严鼎皓,目前都泯然众人矣,前者改打左后卫,后者出场不稳定。至于1999年龄段、2001年龄段和2003年龄段,一直都是腰无力,否则,当年的安东尼奥在执教2003国青时也不至于打“703”战术。其实,这些年来中超有一批身体条件出色的中前场球员开始改打后腰,如郑智和蒿俊闵,当然,也包括王上源,至于黄政宇则是从中卫改打防守型后腰,但问题的关键是,目前类似的球员也不多了。
目前,五外援背景下的中超,各队普遍配置了外援后腰,本土后腰也都是相对成熟的球员,他们在和外援搭档的时候表现还是不错的,但无法独挑大梁。当前,中国国家队在后防线层面有一些不错的人才储备,边前卫和边锋也有新人涌现,但中场中路和锋线则捉襟见肘。未来,中国国家队的策略其实比较简单,其一是尽可能推动年轻化,哪怕付出的代价是实力层面进一步下滑,目前,中国国家队的年轻化进程,在伊万的推动下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其二是以后腰和锋线为主,保持有序的归化,但目前可供归化的目标有限,一个可行的办法是,未来如果还要增加外援名额,可以强制规定年龄限定为U23或以下。
总的来说,中国国家队的年轻化进程已经在稳步推进,05后球员的全面崭露头角也为未来的国家队注入了新的活力。尽管短期内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只要坚持年轻化战略,中国国家队的未来仍然充满希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